当前位置:特色技术
一、定义: 声带小结又称结节性声带炎或歌者小结。长期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常可发病,因发声时随频率上升,声带张力逐渐增强,声带肌过度紧张而相互挤压、撞击引起。一般声带前中1/3交界处损害严重,因此处粘膜局限性水肿,增生,角化,间质纤维化而形成对称性针尖或粟米大小的结节。

二、发病原因:

1、长期用声不当或用声过度所致。常见于喜爱说话的男孩和成年妇女,尤其好发于职业性用喉者如:大班上课的教师,超过其自然音域歌唱的高音歌唱家等。

2、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期的烟酒刺激,可导致声带小结。

3、声带小结的产生和全身状况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比如说,当自己的身体疲劳、不注意休声、喉部粘膜发炎充血水肿还勉强用力发声的时候,就会导致声带粘膜受到损伤,进而引起声带小结。

三、发病机制:

1866年声带小结第一次被Turck所描述,1935Tarmeaid在一个研究报道中解释了声带小结的形成机制,确定声带小结是一种功能不良性嗓音疾病的概念。

声带小结的形成一方面是声带功能低下,另一方面是过强呼气气流的影响,在Bernouilli效应的影响下,声门区的负压将随着通过声门气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吸引声带闭合的力量也随着气流量的增加而增强。在过大气流的作用下,声带膜部黏膜呈现为向上向内的弓形突起,以声带最大振动部位,即声带前中1/3交界处的黏膜波最明显。声带每次振动闭合时,声带前中1/3交界处的黏膜受到的Bernouilli效应最强。

在声带小结形成前,常可观察到声带前中部,即声带小结形成处的黏膜发生炎性水肿,发声时表面有分泌物附着,患者频繁清嗓试图清除分泌物。此时如果继续用力发声,Bernouilli效应的负压吸引力将进一步加重声带黏膜损害,进而引起声带黏膜的慢性炎症反应。长期的强负压作用将导致声带黏膜上皮的增厚,最终在声带前中1/3交界处形成小结样突起。

四、 疾病表现:

声带小结其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好发于歌唱演员,教师,售票员等职业的人群中,也与抽烟,过度饮酒有关。

1、痰湿型(水肿型):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病程较短,喉中有痰,咳之不畅,声带小结呈透明白色,质软,整个声带可出现肥厚水肿等。治以化痰除湿,利水散结。

2、邪热型(充血型):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病程短,可伴感冒。咳嗽以后有咽痛史。声带小结呈鲜红色,表面光亮不透明,基底清楚,可出现整个声带的充血水肿。治以疏风清热,活血开结。

3、气滞型(纤维化型):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病程较长,可伴咽喉干燥,喉中有异物感。声带小结呈米粒样白色,不透明,质较硬。往往双侧声带均出现,治以理气辟浊,祛痰逐结。

4、湿热型(囊肿型):主要表现声音嘶哑,程度较重,病程较长,声带小结呈黄白色,不透明,质较软,与声带交界处黄白分明。治以清热利水,祛湿化结。

五、声带小结康复训练:

1 声带小结多是由于发声不正确或大喊大叫引起的。所以在声带小结的手术后,一定要纠正不正确的发声方法,并且改掉大喊大叫的坏毛病,积极配合声带小结的术后恢复训练。尽量少说话,等声带完全恢复正常后再正常说话。

2 声带小结术后恢复训练:

1.尽量少用嗓子,不要用嗓过度。用嗓过度是指滥用超过本人能力范围的嗓音(用声)。每人的发声能力有音高(声音频率范围)、音强(声带张力)、音时(发音用声的时间)三个方面,超过此范围将发生声带病变。

2.注意发声时间;演员唱歌,老师授课前不宜饮食过饱,最好二小时前不要进食。声带小结患者饮食禁忌

3.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生活习惯不良,如烟、酒、辣椒嗜好以及冷饮,对喉部器官不利。因此要尽量改变此类习惯。

4.改掉清嗓的习惯;很多人可能经常用这个动作来咳掉喉中的痰或者使自己的声音更加清晰,但这个动作使声带瞬间严重拉紧,容易造成声带损伤。

六、发声方法与技巧:

1 呼吸技巧:腹式呼吸,快吸慢呼,吸气不过满

2 腹式呼吸,是利用腹部肌肉的收缩而加压的一种深呼吸。腹部肌肉收缩,加大腹压,腹压使膈肌向上推移,增加胸腔压力,从而使肺脏中空气呼出有力。

训练吸气肌肉群的方法:

1)、憋气的方法 做法是先吸一大口气,吸足气后,把气憋住,不要呼出,憋气的时间越长越好。慢慢地可以锻炼出长时间憋气的能力,也就是胸廓固定的能力。

2)、数数的方法 做法是先吸一大口气,吸足气后,把胸廓固定;然后用很轻很细的、仅仅自己能听到的声音数数12345678910……一直数到不能再数为止;然后,吸一口气再来,如此反复训练。这样数的数字会越来越多,时间会越来越长。最好能一口气数到50以上。  

发声技巧:利用共鸣使喉头自然放下   

发声前要把口张大,使后颈部竖起来,使会厌软骨站起来,舌体向下挺起来,使软腭和悬雍垂放下来。形成一根直的管子。声音从声带发出后,向上直接冲到鼻咽顶部,在头顶回旋。这种声音听起来非常洪亮、浑厚,有金属音质。这就是“头声区的发声方法”。检验这个方法是否运用正确,只要在说时摸一摸后脑部和头顶部有无振动感觉就可知道。说话前一定要吸足一口气,再平稳地运用气息慢慢讲。有意识地头向前低,下颌内收,使颈部肌肉放松,后颈部自然伸直,使咽喉、鼻咽共鸣腔成一条直线。